中華文化語錄

故明王有過則反①之於身,有善則歸之於民。有過而反之身則身懼②,有善而歸之民則民喜。往喜民,來懼身,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。《管子》
 
【註釋】①反:還歸,回。 ②懼:警戒恐懼。
 
【白話】賢明的君王有過錯就歸之於自身,有了善行就歸功於百姓。有了過錯反省自己,自己就會警惕;有了善行歸功百姓,百姓就會喜悅。歸功於百姓而讓百姓喜悅,歸過於自己而讓自己警惕,這是明君能治理好人民的原因。

【感想】「反求諸己」是每個人應有的品德,領導人更應如此。過歸於己,是承擔;功給予人,是佈施。能承擔、能佈施者,為大丈夫。過歸於人,功屬於己,也不過就是個貪小名好小利懼承擔的庸俗之人而已,機關有這種長官是員工的悲哀,國家有這種領導人是人民的不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