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華文化語錄(孫文學校)
仁者如射,射者正己而後發。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《孟子》
【白話】實行仁政,有如射箭,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才發射;發射而沒有射中,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,只要反過來找自己的問題就行了。
【感想】對失敗的正確態度,是自我反省力求改進,不去埋怨比自己優勝的人。這條個人修養的道理,十分顯淺,只是知易行難。許多人「發而不中」時,只會怨天尤人,不肯反求諸己,於是下次再發仍是不中。我們無論做什麼事,都應該要先要求自己,找出本身的缺點,努力加以改正,只有抱持這種態度,才能夠把事情做好。而能夠這麼做的人,我們就說他能「反求諸己」。
從個人品質說,是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,凡事多作自我反省。也就是孔子所說的「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則遠怨矣」。儒家政治,強調從自身做起,從身邊事做起,所以,多與個人品質緊緊連在一起。而自我反省則是其手段之一,其相關論述, 在《論語》和《孟子》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。當然,古往今來,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又的確是太少了,所以仍值得我們反覆自我提醒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