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們體內會有血栓?
血栓,就是堵塞在體內的血塊,使血管通道發生「大塞車」,相關的臟器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,增加死亡風險。
當血栓在大腦的時候,就會造成腦梗;當血栓在心臟的時候,就會造成心梗;當血栓在肺部的時候,就會造成肺栓塞……
那麼,血栓是怎麼形成的呢?
原來,我們的血液中存在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。正常情況下,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會保持平衡,使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,不會引起堵塞。
但是,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,比如血流速度變慢、凝血因子病變、血管損傷等,導致凝血功能亢進,或者抗凝功能減弱,就會失衡,產生血栓。
通常,血栓可以分為動脈血栓栓塞和靜脈血栓栓塞兩種類型。
動脈血栓是心梗、腦梗的元兇,比如腦血管血栓、心臟血管的栓塞。腦血管血栓表現為一側肢體功能障礙,引起偏癱、昏迷、言語不清、視覺障礙等,嚴重的會造成殘疾,甚至死亡。心臟血管血栓會引起心絞痛、心肌梗死,導致間歇性跛行,甚至壞疽,需要截肢。
靜脈血栓是「隱形殺手」,發生率遠遠高於動脈血栓。靜脈血栓常見於下肢靜脈,容易引起肺栓塞,以及急性心肺功能障礙,表現為呼吸困難、胸痛、咳血、暈厥等,情況嚴重的話,可能會導致猝死。
有沒有血栓,看雙腿就知道!
1、腿部浮腫
2、腳部發涼
3、雙腿發麻
4、腿部顏色變化
記住3個字,血栓不上身——動起來
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,靜脈血栓風險就會增加。
所以,要想血栓不傷身,就要動起來,運動可以從頭到腳預防血栓。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保持有氧代謝,增強心肺功能,預防血脂在血管壁堆積,降低血栓的形成風險。
走路可以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,預防血栓的形成。建議每天走路30分鐘以上,約3000米的路程,並且堅持下去,一星期運動至少運動5次,走到微微出汗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