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印尼的皮影戲

印尼爪哇皮影戲在2003年被收入於聯合國文教科組織『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』的首批名錄裏。印尼皮影戲在印度濕婆教進入印尼前已存在,不過印尼皮影戲是在爪哇印度濕婆教時期才開始盛行。

印尼皮影戲Wayang 其實是爪哇人祖先在際神時的其中一個儀式。據了解,是爪哇Jayabaya皇帝在10世紀時的創作。當時,他將祖先們的模樣畫在椰子葉上,形狀是模仿佛教廟的壁畫裡Ramayana拉馬雅娜」人物的樣子。就這樣,世世代代的皇族,將該習慣修正,才演變成現在所看到的 Wayang印尼皮影戲。每當宮廷有重要儀式,就會公演Wayang皮影戲,配合著Gamelan加美蘭爪哇五音傳統音樂。隨著時間的演變 Wayang 從畫在椰子葉上,改良為畫在紙上。

Majapahit馬佳巴黑王朝時代,畫在紙上的Wayang皮影戲,又被整理的更完善,也不再是宮廷的專利,民間也可欣賞到,只是伴奏的不是Gamelan加美蘭爪哇五音傳統音樂,而只是敲鼓和只公演特定的角色。

後來Brawijaya皇帝的王子 Raden Sungging Prabangkara因擅長繪畫,他將Wayang皮影戲增添了美麗的色彩,變成現在所看到的色彩鮮豔的Wayang。從此,Wayang皮影戲變的更有聲有色。

進入回教時期,Wayang皮影戲引起爭議,佛教人物的形象和音樂都違反回教教條。不過熱愛Wayang皮影戲的回教徒,想到一個好辦法,將形狀改變,去除佛教的味道,顛覆佛教,用牛皮取代紙張,角色正面的臉改為側面,手和腳拉長,故意讓人物異於常人。雖然如此,公演的故事還是佛教「Ramayana拉馬雅娜」的故事,只加上一些回教的教條。

Sunan Kudus 皇帝創造木偶戲。

1731蘇丹Sultan Hamangkurat I 創造了用人來扮演Wayang皮影戲,還突破傳統,以前都是導演自說自唱,現在主角們會自己說話了,場面變的更熱鬧。

印尼現代的皮影戲仍保留著傳統,只是隨機應變,故事也多元化。甚至於,在旅遊勝地裡,難免會加入英文來取悅外國遊客,變成搞笑版的皮影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430215 的頭像
    hu430215

    hu430215的部落格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