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峇里島的歷史和民間故事有密切的關係,和地區或某個事件的發生都有關聯。

*史前時代 :沒有文字資料,不過拜殖民者所賜,許多歐洲考古學家,幫助印尼發掘了很多出土的歷史遺物,並在各地區設立歷史博物館。也因此將印尼峇里島的歷史分為幾段時代:

1. 打獵,尋找簡單的食物:發現石器打獵工具。人民生活很簡單,全靠天生活。過著遊牧的生活模式,尋找有水和足夠食物的環境。獵取到的食物以平均分配來運用,男人負責打獵,重工和危險的工作,女人則負責輕工作,如尋找、收集附近環境的食物。和印尼其他地方發現有相同的遺跡,就是人種是屬Pithecanthropus erectus

2. 打獵,尋找比較好的的食物

3. 耕農時期 :從出土的石器證實了Austronesia 南島人的祖先在2000年BC 已來到印尼 ( Neolithik 時代 )。從出土的石器文化看出有兩個分派:方型的鋤頭是從亞洲陸地進來的,多數在印尼的西部,長型的鋤頭是從東部來的,因此印尼東部的出土遺物是長型的鋤頭。而使用這些鋤頭了人是Austronesia 南島人,他們乘小船移民到東南亞,第二批移民潮是在銅器時代約500 BC。這時期,疑似已經有以物易物的交易活動,也已經有語言以作溝通。專家認為印尼在這時期使用Melayu Polinesia 語也就是Austronesia 南島語言。

4. 專業化時期:全印尼都有銅鑼的發現,認為是「專業化時期」的產物。這時代,人類已學會管理生活,有固定的住處,並設法提高生活品質。這時代,發現有Mongolaid蒙古人種,也發現到當時峇里島的人在這「專業化時期」,有很特別的葬禮儀式,用石棺;和用土甕來當棺木。用土甕來當棺木的習俗也在印尼其他地區出現,如西爪哇、印尼中部的:蘇拉威西島的南部和Sumba island森巴島。在其他國家也有相同的習俗如 : 菲律賓,泰國,日本和韓國。

用大石塊來掉雕像也出現在「專業化時期」裏,沒有將石塊磨平,保持其粗糙的表面,至今還可以在一些峇里島鄉村( Sembiran village)寺廟裏看到,繼續使用這老方法。有些外型很簡單,像門口前一大片地用大石階梯式的疊起來,或石塊疊起來的柱子。

 

 

* Hindu 濕婆教的進入:史前時代的結束,意味著濕婆教時期的來臨。約1500年的時間,一直到馬佳巴黑王朝的沒落,印尼的信仰和生活模式都是和濕婆教有關。

* 1343-1846 年時期 :「Gajah Mada 將軍」Majapahit 馬加巴黑王朝的來臨 (因為回教開始擴張勢力) ;接著,出現各朝代的統治勢力,以Klungkung 王朝最具代表性,隨後Klungkung 王朝分為七個小王國以小區域為領土,現在改為縣政府。

* 1846-1949年時期 :

 1.  對抗荷蘭人的入侵:峇里島各地區都激烈的對抗荷蘭的入侵

 2.  荷蘭統治時代:峇里島的皇帝仍然以傳統方式治理國土,只不過荷蘭政府派遣一名管理者陪同在國王身邊。為培養行政人員,荷蘭統治者在當地成立學校,為貴族和有錢人的學校。

3.  出現民間組織:以宗教信仰為基礎,許多已受高等教育的峇里島學者成立社團教育更多的峇里島貧民。這傳統一直保持到現在。

4.  日本統治時代: 1942年2月18-19日,日軍登陸峇里島的Sanur beach。不過這是充滿戰爭的時代。

5.  國家獨立時代-至現在:Ngurah Rai 峇里島的國際機場 是紀念I Gusti Ngurah Rai峇里島烈士,反抗當時,趁印尼剛獨立還很亂,還想回印尼當統治者的荷蘭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