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中華文化語錄(孫文學校)

子張曰:「何謂四惡?」子曰:「不教而殺謂之虐;不戒視成謂之暴;慢令致期謂之賊;猶之與人也,出納之吝謂之有司①」。《論語》

【註釋】①有司:古代管事者的稱呼,職務卑微,自當拘謹,這裡用來代指小氣。

【白話】子張說:「什麼是四種惡政?」孔子說:「為政不先教民,民眾犯罪就殺,這叫做虐;為政不在事先一再地告誡,而立刻就要看到成果,這就是暴;政令發布很慢,限期完成卻是緊急而刻不容緩,這就是賊害民眾;散發財物給人民,到發放時卻顯得吝嗇,這就叫小吏氣量。」

【感想】孔老夫子提出的「去四惡」,前面三項都是指,若只單方面要求別人,卻沒善盡自己的責任,才是真正的可惡之人。第四項指的是,該給人民的就要給,不要偷斤減兩。

孔老夫子提出從政應有的條件,即「尊五美,去四惡」。「五美」即「惠而不費,勞而不怨,欲而不貪,泰而不驕,威而不猛」(前天中華文化語錄已介紹),簡單來說,就是「不費、不怨、不貪、不驕、不猛」,四惡指「虐、暴、賊、吝」。

儒家強調政治應為仁政,從孔老夫子的「尊五美,去四惡」之說,其實也適用於社會上的一般組織的管理,也應是我們自己為人處世的應有態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430215 的頭像
    hu430215

    hu430215的部落格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