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年輕人常吃含糖飲食,是否與腸癌有關?醫師引述研究解說      在許多國家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發生率是在上升,美國的統計顯示現在40歲以下結腸癌的發生率比起上個世代增加了2倍,直腸癌增加了4倍。目前認為跟西化飲食、肥胖、抗生素使用和腸道菌改變有關,在飲食方面我曾提到,大腸癌跟高纖食物吃太少、紅肉吃太多、加工食品吃太多、鈣離子攝取不足有關。


不過時下青少年吃最多的應該是「甜食」和「含糖飲料」,究竟甜食跟大腸癌有沒有關係?


我來分享一個美國2021年發表的研究。這研究並非直接統計大腸癌,畢竟年輕人罹患大腸癌數量較少,樣本數可能還不夠分析,所以該研究是分析「大腸息肉」和青少年時期糖份及含糖飲料攝取量是否有關?


我先來解釋一下醫學名詞,一般新聞提到的大腸包含結腸和直腸,近端結腸指的是升結腸和橫結腸;遠端結腸指的是降結腸和乙狀結腸。


醫師會依照大腸息肉的組織型態、大小、數量去區分息肉癌化的風險程度,紀錄為高風險腺瘤或低風險腺瘤,高風險腺瘤(是指大於1公分,絨毛狀)後來轉變成大腸癌的機率就比較高。


糖分的攝取量是計算糖份佔全部飲食的卡路里比重,研究認為果糖的影響最大;含糖飲料指的是像可樂、七喜、果汁等(美國沒有珍奶)。


這個研究是紀錄33,106名美國女性在中學時期的飲食習慣,以及後來成年時做大腸鏡檢查結果,最後分析飲食中的糖分跟大腸息肉的相關性。


不意外的,兩者就是有關啦~我們來看一下統計的結果如下:

1.

果糖的攝取會增加大腸腺瘤的發生率,特別是遠端結腸及直腸,直腸腺瘤增加了43%。


2.

高果糖的攝取,會增加30%高風險腺瘤的發生率。


3.

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,會多增加11%大腸腺瘤的發生率,其中直腸腺瘤會增加30%。


4.

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,會增加34%高風險腺瘤的發生率。


5.

成年時期糖分的攝取和大腸腺瘤無關(這算好消息嗎?)。





青少年吃糖為什麼與息肉更有關?吃水果也會影響腸癌或息肉嗎?下一頁看更多醫師說明


從這個研究可以看到青少年多吃甜食會增加大腸腺瘤的發生率,尤其是直腸腺瘤,這跟現在年輕成人(小於50歲)直腸癌發生率上升的情況不謀而合。


青少年正處於發育的時期,細胞正加速分化,荷爾蒙和代謝改變也在進行,在這個時期甜食對於胰島素及肥胖的影響是特別的大,像是含糖飲料可以在短時間讓血糖跟胰島素上升,長期下來就會增加胰島素阻抗,接著改變基因表現,促使細胞分化異常。


此外高血糖也會加速慢性發炎,增加發炎因子,誘發大腸癌。在動物實驗上觀察到餵食老鼠高果糖的玉米糖漿,是會直接造成大腸腫瘤細胞長大。


另外研究有針對水果做一些分析,因為水果的果糖含量高,多吃水果有危險嗎?


答案是吃水果還是可以減少大腸息肉,但是多喝果汁就沒有什麼好處,水果和果汁雖然都有果糖,但是吃水果還有吃到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,這對腸道都有益,而果汁少了纖維質需要分解,小腸吸收的快,很容易就會糖分攝取過多,造成肝臟跟大腸的負擔。


大腸癌多半是從大腸息肉演變而成,預防大腸息肉就是預防大腸癌,如果年紀輕輕就有大腸息肉,不要懷疑,就是甜食和含糖飲料吃太多了!


原文出處/「錢政弘 肝膽胃腸科醫師」臉書粉絲專頁


作者簡介:錢政弘醫師,現職於基隆長庚肝膽胃腸科,秉持「對疾病多一分了解,多一分預防,便能腸保健康」的理念,常與讀者分享肝膽胃腸的保健知識,及長庚團隊在社區健康照護活動的研究成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430215 的頭像
    hu430215

    hu430215的部落格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