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平庸之惡20世紀著名女哲學家漢娜鄂蘭(Hannah Arendt曾寫過一篇報導「艾克曼在耶路撒冷」,副標題是「對平庸之惡的報告」,這是她去耶路撒冷旁聽前納粹黨徒艾克曼受審時的感想。艾克曼在戰爭期間負責逮捕並殺害數十萬猶太人,是以色列政府頭號通緝的納粹戰犯。戰後他藏匿阿根廷,被以色列情報員捕獲,1962年在耶路撒冷受審。使鄂蘭驚訝的是,艾克曼這位殺人魔王,在法庭上表現的是如此溫文儒雅,彬彬有禮,甚至於能夠一字不差的背出康德的「絕對命令」。鄂蘭得到的啟示是,「此種巨大規模的邪惡行為,並非來自執行者的邪惡、病態、或意識形態信仰。不論這些行為多麼邪惡,行為者絕對不是惡魔」,而是像你我一般的平常人。他之所以積極參與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、最有組織、最有效率的屠殺,乃是基於平凡而世俗的動機:衷心服從指令、在官僚體系中力求表現和升遷。艾克曼的動機因此「十分平庸、非常人性」(參閱http://www.lre.org.tw/phpBB/viewtopic.php?p=3531,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乃德對「平庸之惡」的不同觀點)。漢娜鄂蘭本身是研究奧古斯丁的學者,她的「平庸之惡」理念可以說是承襲奧古斯丁對惡的觀點-惡是一種平庸的現象,隨時都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,不須要為它找什麼深刻的理由。不過奧古斯丁講惡的「缺乏因」,重點是意志、靈魂和肉體之間的關係;而漢娜鄂蘭闡述「平庸之惡」卻已拓展到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,是奧古斯丁思想的發展,並非他的本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4302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